群众身边每一起“小案”,都是“天大的案”。
紧盯“难点”、抓住“痛点”、打通“堵点”, 惠山区检察院第五检察部在院党组领导下,在上级检察机关关心支持下,不断擦亮工作品牌,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团队由4名法律功底深厚、检察经验丰富的优秀检察干警组成,他们连续三年在全市绩效考核中取得优秀,获得省市区级个人和集体荣誉21人次,4起案件获评全国、全省检察机关司法救助典型案例,曾连续四届被评为“全国文明接待室”。
一、多元司法救助,暖心呵护
为每一起司法救助案件提供“量身定制”的具体方案,在全市率先出台《惠山区检察院国家司法救助金测算标准(试行)》,在发放救助金给予经济救助的同时,根据被救助人的实际情况,主动联系相关部门,动员社会力量开展多元救助。2019年5月14日晚,赵某某在某公司蔬菜车间持刀砍击工友,郝某某见状上前阻止其行凶,遭赵某某连续劈砍20余刀。案件移送惠山区检察院审查,检察机关开启司法救助绿色通道,发放救助金,支持郝某某申报“见义勇为”,其被评为“无锡市见义勇为模范”、“江苏省见义勇为英雄”。依托“老李调解工作室”,协助其申请工伤认定并获得赔偿。根据郝某某家庭及个人情况,发动社会爱心力量提供就业机会。2021年9月,郝某某走上新岗位,在一家幼儿园担任保育员,年仅五岁的“二宝”也解决了入园问题。检察机关连续三年接力救助郝某某的案例在2021年全国“两会”上获多位全国人大代表点赞,并被最高检评为全国司法救助典型案例。
二、刑事和解,全心为民
坚持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加大矛盾纠纷化解力度。深入推进刑事和解平台建设,聘请7名人民调解员,为“全国调解能手”李浩兴设立专门调解工作室,省院刘华检察长、市院朱良平检察长等领导莅临指导。2月17日晚,犯罪嫌疑人黄某醉酒后驾驶小型越野客车撞上两名行人王某某、邱某某,其中被害人王某某死亡。检察机关审查该案,了解到被害人王某系家中经济收入主要来源,其遭遇横祸后,在手的工程陷入停滞,工程款追讨困难,家人生活陷入困境。黄某对其行为十分懊悔,自愿认罪认罚。双方就本案曾经多次协商沟通,但在赔偿方面一直未能达成一致。检察官多次约谈双方开展和解工作,在李浩兴协助下,寻求合法、合理、可行的解决方案,不断缩小赔偿差距,最终双方签署和解协议并当场一次性赔付百余万元。“看到检察官依法办事,人民调解员做了那么多工作,对我们家是一种宽慰。”被害人家属表示。今年以来,第五检察部共监督、促成和解16起案件。
三、信访积案,事心双解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田间地头,寻常巷陌,留下检察官进网格、听民声、解民忧的坚实足迹。四级联动,化解一起最高检重点督办的40年信访积案。2015年高某某持续向最高检、省、市、区四级检察机关上访。清理信访积案专项活动开展以来,四级检察机关领导包案化解。40年积案如何下手?第五检察部从信访人质疑的问题焦点入手,调取9本尘封的案卷资料展开细致审查;五次与高某某会面,倾听诉求,深入了解其家庭生活、医疗状况、心理特点等情况。在无锡市检察院朱良平检察长主持的公开听证会上,检察机关释法说理,信访人与委托代理人充分发表意见。参会的听证员经过闭门评议,一致认为检察机关依法作出的不支持监督申请并无不当。高某某当场签署息诉停访承诺书。
在荏苒的时光中守望正义,在无声的执着中坚守初心。第五检察部以一个个叫得响、立得住、做得实的举措,办好一件件接地气、有温度、群众满意的民生案件,坚持细致态度审慎对待每一起群众来访,用兰心蕙质巧解每一桩疑难复杂案件,彰显法治的温暖和力量,兑现为人民服务的庄严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