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擅长制造惊喜。
北宋元丰五年三月七日,湖北黄州,沙湖道中,突如其来下了一场雨。淋雨之人心有所感,随手写下一阕词,于是就有了这首千百年后读来仍扣人心弦的《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竹杖芒鞋,一蓑烟雨,那个作农夫打扮的词人在山道上轻快独行。他的质朴出自本心,他的从容毫不做作,他对自然无比热爱。他是苏东坡。
《定风波》写于黄州,现隶属于湖北黄冈市。听湖北的同事们讲,荆楚一地少见黑云压城的狂风暴雨,这样的自然天象里无法诞生轻灵的诗句。倒常有绵绵不绝的霏霏之雨,令人愁肠百结,易作悲秋之叹。而苏东坡很幸运,当他在个人仕途最困顿的阶段,遇到了这场干脆利落的雨,像庞大交响乐中一个短暂的间歇,像洗净铅华后一张朝天素面,像关于人生谜语的一个美妙提示。
一切都恰到好处,在苏东坡不得不远离繁华的时刻,这场雨为他昭示了生活的另一种可能。
读这首词,我常常想起自己若干年前遇到的一场雨。那年在黄山游玩,山中云气变幻,前一刻还是好好的晴天,下一秒就雨落如线,一行人躲入路边凉亭,挤挤挨挨,叽叽喳喳,像一群避雨的麻雀,好不热闹。无意间瞥见山道上一名挑夫正在独行,戴着斗笠穿着雨衣,刚卸了肩头的重担,走得不紧不慢,远远望着我们,却不来加入。当时我便猜测雨很快会停。果然,没多久云收雨敛,一线阳光落在林间,万物清新,那名挑夫却已走远了。凡俗之人,行路之时偶然道中遇雨,都会有几分狼狈相。挑夫身上那种从容气度,只有常常淋雨沐风的人,才能具备吧。
苏轼也是惯常淋雨之人,了解其经历的人都知道他一生甚为波折。宋代文化发达,有其制度原因,前阵子王凯主演的《清平乐》火了一把,我冲着宋仁宗的颜值去追剧,却对北宋文人士子生活优渥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剧中的韩琦、范仲淹等人,大都寒窗苦读数载,以出仕为人生起点,却并非为区区五斗米,而为了一腔家国梦。但仕途中,并非每个人都能一帆风顺,苏东坡得罪了当时宰相王安石,最终因乌台诗案被贬离京,在湖北黄州担任团练副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