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检察蓝”谱写碧水清波运河谣
2022-03-28 09:51:00  来源:无锡市惠山区人民检察院

  春日里,大运河碧波荡漾,往来船只汽笛悠悠,一片繁忙景象。大运河惠山段全程14.9公里,流经玉祁、洛社、钱桥三个乡镇街道,迄今有1600余年历史。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大运河“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的重要指示,服务建设“大运河文化带”,2019年以来,惠山区检察院坚持打防结合、标本兼治,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一体化办案机制,能动履行四大检察职能,真情谱写筑牢大运河生态文化保护生态防线的检察歌谣。

  串珠成链,公益保护跨区域一体化

  江南水乡,错综复杂的水系犹如血管,每一条都不容轻忽。针对大运河流域点多、河岸线绵延的实际情况,惠山区检察院积极推进大运河江南运河上下游毗邻流域检察机关跨区域司法协作,与常州经开区检察院会签跨区协作机制,构筑守护大运河文化带共治共建共享的检察屏障。2021年以来,两地检察院共互相移送大运河跨区域公益诉讼案件线索5件,实现大运河综合治理一体化推进。

  该院以成立的全市首家驻镇河长办检察官联络办公室为依托,驻点连线、联动地方开展联合巡查、联合修复、联合普法等专项活动,配置专办检察官参与河长例会,及时发现问题苗头、有效防范风险。检察官“铁脚板”定期巡河走访,丈量着水体保护、污染防治工作的用心度。

  构建“云上惠眼+观察员+专业助理”三位一体公益损害风险防控机制,借力“互联网+”,建立“云上惠眼—公益诉讼风险防控多维全息平台”,实现线索自动抓取和智能分析研判于一体,智能分析汇集水环境、水资源领域的公益诉讼线索。聘用公益损害观察员,结合检察官“进社区、进网格”活动,24小时受理群众举报线索,不断拓宽线索渠道,前移治理关口。聘请环保、市场等行政机关专业人才兼任特邀检察官助理,充分发挥好“外脑”知识优势、智力优势、信息优势,实现短板补强。

  悠悠乡愁,源头治理全方位数字化

  夕阳斜照,一截残碑倒在某门庭冷落的旧宅墙边,无言述说着主人的往日荣光。惠山区检察院通过公益诉讼随手拍平台获取这一线索,展开调查,发现该处宅邸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但保护状态不佳,一些具有研究价值的碑刻无人保管。该院立即发出公益诉讼检察建议,督促相关部门进行修缮,让名人旧居得到妥善维护。

  为加强大运河公益保护,该院组建专业化办案团队,运用数字化手段对千年运河开展全方位检察保护。团队运用卫星地图准确厘定河段,精准开展巡查,全方位绘制辖区“运河保护地图”。大运河沿岸历史文化建筑、名人故居等文化遗产名录,周边工厂企业、道路桥梁、航道堤岸等重点区域,团队成员如数家珍;存在几处风险源点,可能发生的公益损害类型,大家心里自有一本账目。

  深入李金镛故居、孙冶方故居、薛暮桥故居、礼社水龙宫等十余处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全面“体检”,针对文保单位存在的保管不善、周边河道环境差、相关碑刻未妥当保存及消防安全隐患等问题,积极与文物保护主管部门、文物产权单位、街道等开展磋商,就发现的问题向相关部门和乡镇街道发送检察建议3份,督促整改落实。

  奔腾流水不舍昼夜,给公益损害证据保存和固定带来难题。为此,该院利用无人机、秘拍仪等科技装备给出了“数字化解决方案”。2021年以来,该院针对河道非法排污、沿岸违法建设、垃圾漂浮、河道安全隐患等制发诉前检察建议7份,封堵整治排污口6处,督促相关单位及职能部门依法履职、加强监管,全力守护人民群众“微幸福”。

  水清岸绿,多维履职落点精细化

  路面工业污水来自何处?排向哪里?执法人员顺藤摸瓜发现某印染企业在污水池下私接暗管,使污水排放改向,直接流入水域。惠山区检察院依法对全省首例以“旁路排放”方式污染运河环境的单位及责任人提起公诉。

  在办理涉大运河污染环境刑事犯罪方面,该院一直坚持“严”的基调。该院充分发挥提前介入的实质性作用,通过引导侦查方向、参与现场勘验、引导侦查实验等方式,协助相关执法部门收集、固定运河生态环境受损证据,有效发挥“办理一案、教育一片”的警示教育作用。

  惩治不是最终目的,修复和保护才是。该院践行“公益诉讼+生态修复”的司法理念,依法追究污染环境者的民事责任,提起民事公益诉讼案件3件,涉案金额150余万元。针对客观上无法完全修复或难以修复的受损生态环境,探索运用“公益损害赔偿金+劳务代偿”履行对运河水体环境的生态修复责任,让行为人身体力行参与运河水环境修复,再现水岸稻香美景。

  在推动沿岸综合治理方面,诉前检察建议更高效更常见。去年,针对大运河旁企业违规搭建彩钢房、侵犯河道管理范围的问题,该院通过制发诉前检察建议,推动多部门召开联席会议,研究部署运河沿岸违法建设拆除整治工作,督促企业主动全部拆除违法建设1000多平方米。

  “美丽河湖是打造生态宜居样板地的应有之义。”该院检察长周慧娟说。检察机关将充分履行公益诉讼职能,积极服务保障美丽河湖建设,为水韵江南铺就生态发展底色。

  编辑:钱雷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