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落实最高检“大数据赋能”战略,探索解决实践中检察业务发展不均衡问题,近日,惠山区检察院依托全国检察业务应用系统2.0成功上线“线索移送一体化”小程序,有效提升“四大检察”线索相互移送质效,促进检察一体化履职,为实现年度争创目标插上科技翅膀。
今年以来,惠山区检察院以“质量建设年”为抓手,全面贯彻最高检关于检察一体化办案机制的文件精神,探索运用数字技术,构建线索统一管理、资源统一调配、部门一体联动的工作格局。
一是夯实基础,精准化对接。出台《检察业务互相移送案件线索工作办法(试行)》,明确各部门在办案中发现司法救助、公益诉讼、职务犯罪等案件线索应相互移送。依托《办法》,案管部门厘清线索“管”“移”“办”责任分工和具体流程,在此基础上出台项目前期方案。为确保方案科学性和实操性,案管部门会同各业务部门开展论证,向市院汇报争取支持,夯实了工作基础。
二是上线启用,实质化盘活。小程序目前正式上线启用,以“应移尽移”为导向,设置“线索登记、线索审核、线索分流、跟踪落实、联动反馈”等5个流程,涵盖“四大检察”“十大业务”。承办人登录账号,即采用附件清单列举办案中发现的线索,自发现之日起2个工作日内向案管部门报备登记。案管部门收到线索后立即进行分流,移送至线索办理部门,并跟进督促后续分流处理情况,强化“中枢”指挥,推动成果转化。
三是成效初显,能动化履职。小程序设置动态预警和流程监控功能,对临近办理期限的线索,系统主动发出预警提示,由案管部门问询线索办理情况。程序上线以来已经实质化移送线索13条。在一起交通肇事案中,承办人及时移送被害人遗属生活困窘的线索,案管会同控申部门前往被害人家中调查,发现其符合国家司法救助条件,更了解到被害人遗属系退伍军人,存在享受更多政策优待的可能性。该院立即同退役军人事务局取得联系,共同开展对被害人遗属的多元化帮扶救助,有效防范社会风险,维护地方稳定。
下一步,该院将继续融合“数据赋能+业务创新”,依托小程序深度挖掘案管海量资源和数据研判优势,促进检察一体化办案提质增效,为四大检察全面协调充分发展提供智慧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