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下午,区第四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十一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我院深化司法责任制改革情况汇报。
会上,王玉珏检察长就我院全面贯彻落实高检院和省、市院司法责任制各项改革部署,积极探索遵循检察规律、体现区位特色、符合检察业务特征的办案职权配置模式,真正实现“谁办案谁决定、谁决定谁负责”的司法体制改革情况作了汇报。他从五个方面总结回顾了我院主要做法:一是统筹协调,坚定推动司法责任制改革全面开展。深刻认识司法责任制改革的重大意义,坚持院党组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相结合,坚持落实改革任务和促进长远发展相结合,坚持顶层设计和本院实践相结合,切实增强推进改革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二是明晰标准,落实人员分类管理。顺利完成员额检察官遴选,实现三类人员比例控制,加强检察官助理和书记员人员配备,建立了以检察官为核心的检察人员分类管理体系,促进了检察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夯实了司法责任制基础。三是优化配置,健全办案组织优化配置载体。着力推进规范化、专业化建设,创新“命名检察官”制度,认真落实职权清单,加强调研论证,积极应对内设机构改革。四是强化监督,不断提升案件质量。针对司法办案、重点岗位、重点环节等检察权运行的关键环节,严格落实轮案机制,构建员额检察官办案全程监控体系,强化检务公开,让检察官自觉遵规守纪,维护司法公正。五是完善机制,职业保障改革逐步落实。制定员额检察官绩效考核制度,建立完善与检察官职责、业绩相联系的考核机制。加强沟通协调,促进职业保障政策落实。
他表示,我院推行司法责任制改革推行以来,检察官责任担当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突出,办案质效得到进一步提升。但在改革推进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下一步,我院将从五个方面入手,继续全面深化司法责任制改革。一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永葆忠诚本色。认真学习关于司法责任制改革的文件精神,不折不扣落实司法责任制改革。二是一丝不苟,严格履职,落实司法责任。继续完善本院绩效考核细则和分类管理方案,按照省市院的工作要求推进检察机关内设机构改革工作。三是科学管理,分类发展,释放改革红利。善用创新手段助推司法责任制改革,加强简案快办程序的推广运用,加大提请批捕案件司法化审查力度。四是着眼长远,夯实基础,提升履责能力。持续开展菜单式、内涵式培训,提升岗位练兵效果,缩短人才成长周期。五是规范司法,久久为功,建设过硬队伍。开展主题教育,推进专项整治活动,始终保持对惩治违反党风廉政各项规定“零容忍”的态度,增强检察人员遵法守纪的能动性,自觉性。
听取汇报后,代表们一致认为我院司法责任制改革情况报告实事求是,改革重点任务落实到位,能够坚持在遵循检察规律的同时有探索有创新,值得肯定。会议建议我院:一要认真学习十九大精神。坚持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在掌握十九大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在学深悟透上下功夫、在融会贯通上下功夫。二要化解案多人少和工作量不均衡问题。采取创新队伍管理方式、根据岗位要求对口招录、部分工作社会化外包等形式化解案多人少矛盾,科学核算工作量、按工作量定人定岗等实现工作量基本均衡。三要强化专业化建设。在健全制度、细化措施、落实求效上下功夫,着力提升检察官专业水准和业务能力,助力司法责任制改革。四要强化队伍建设。全面加强检察干警思想政治、业务能力、纪律作风、自身廉政和文化建设,进一步提高司法水平和司法公信力,打造过硬检察队伍。